紋飾說︱威風凜凜獅子紋,,絲路交融傳千秋
獅子作為百獸之王,,其威武兇猛、優(yōu)美健壯的體態(tài)令人敬畏和崇拜,。
中國獅子文化肇始于漢代,,至今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,,其藝術形象也在歷史的更迭與傳統(tǒng)工藝中逐漸沉淀,抽象的“獅子”概念逐步轉化到具體飾有獅紋的器物,。
今天,,讓我們一同走入獅子紋的奇妙世界,,領略它別樣的風采。
一,、獅子紋的起源
獅子并非我國本土所產的動物,,它原產于非洲、西亞等地,。但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,,獅子作為一種珍奇異獸傳入了中國,很快便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喜愛,,并逐漸融入到藝術創(chuàng)作之中,,獅子紋也就應運而生了。
最初,,獅子紋多出現于宮廷及貴族的裝飾里,,彰顯著威嚴與尊貴的地位,而后慢慢在民間也流行開來,,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(tǒng)紋樣,。
二、獅子紋的應用
獅子紋中的獅子形象可謂千變萬化,。有的呈現出威風凜凜,、張牙舞爪的姿態(tài),盡顯王者風范,;有的則相對溫順,,蹲坐著或是嬉戲玩耍,憨態(tài)可掬中又不失獅子本身的英氣,,透著別樣的靈動與活潑,。
1 瓷上乾坤
明琺華綠釉獅子花卉紋大罐以獨特琺華工藝制成,罐身之上,,雄獅昂首挺胸,,鬃毛飛揚,雙爪戲耍繡球,,與纏繞的花卉紋飾相得益彰,。其靈動的身姿勾勒出活潑俏皮的動態(tài),盡顯盎然趣味,。
明琺華綠釉獅子花卉紋大罐
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出水
明青花獅紋碟則以簡潔流暢的筆觸,,勾勒出身姿矯健的獅子,青花發(fā)色濃艷,,畫面充滿動感,。
明青花獅紋碟
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出水
明青花雙獅繡球紋蝶,雙獅圍繞繡球嬉戲,,線條流暢生動,,寓意“獅子滾繡球,,好事在后頭”。
明青花雙獅繡球紋蝶
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出水
而清代則更注重細節(jié)刻畫,,清青花釉里紅獅子戲球紋盤,,以青花繪獅身,釉里紅點綴,,色彩對比鮮明,,工藝精湛細膩。
清青花釉里紅獅子戲球紋盤
中國(海南)南海博物館藏
2 木雕雅韻
在木雕藝術中,,獅子紋展現出立體的生命力,。民國金漆木雕獅子以細膩的刀法雕刻出獅身的起伏,金漆裝飾使其威風凜凜,,既展現了工匠的精湛技藝,,又賦予獅子祥瑞之氣,常作為建筑構件或家具裝飾,。
民國金漆木雕獅子
中國(海南)南海博物館藏
3 織繡華章
民國紅地“獅子戲球”桌旗以刺繡工藝匠心打造,,桌旗以鮮艷紅綢為底,以金線勾勒出獅子與繡球圖案流光溢彩,、喜慶熱烈,,取“獅”“事”諧音,寓意“事事如意”,,常作為節(jié)慶場合的點睛裝飾,。
民國紅地“獅子戲球”桌旗
中國(海南)南海博物館藏
三、獅子紋的寓意
祥瑞象征
獅子自古就被視為祥瑞之獸,,人們認為它能夠驅邪避災,守護一方安寧,。所以在建筑裝飾,、器物雕刻等諸多地方出現獅子紋,都是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,期望它可以為家庭,、為家族帶來吉祥如意,讓災禍遠離,。
權力與地位的體現
威風八面的獅子形象,,也常常與權力、地位聯系在一起,。在古代的官府門前擺放的石獅子,,還有宮廷用品上所刻畫的獅子紋,無一不是在彰顯著統(tǒng)治階層的威嚴與至高無上的地位,,是一種無聲卻極具震懾力的權力象征,。
獅子紋跨越兩千年時空,,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。它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,,也是傳統(tǒng)工藝的匠心凝練,;既是守護安寧的祥瑞符號,更是彰顯權威的有力象征,。
威風凜凜的獅子紋,,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深厚的文化內涵,在歷史的長河中永恒閃耀,,持續(xù)訴說著屬于東方的美學傳奇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