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寶鬧新春︱南海蛇蹤
南海,這片蔚藍(lán)而深邃的海域,,是一座藏有無數(shù)奇妙生物的寶庫,。你是否曾想過,海洋里也能看到“蛇”,?它們或真或假,,有的只是外形酷似蛇的生物,有的卻是真正的海中蛇,。
在乙巳蛇年到來之際,,讓我們一同潛入南海的深藍(lán)世界,跟隨著形形色色的“蛇”影,,來一場尋“蛇”探險吧,!
開場:海中游弋的真假蛇影
想象一下,當(dāng)你潛入南海溫暖的海水里,,眼前突然出現(xiàn)一個細(xì)長的身影,,在珊瑚礁間若隱若現(xiàn)。你心頭一緊:這不會是蛇吧,?別慌,,讓我們來仔細(xì)觀察一番。哦,,這只是一條喜歡躲在礁石縫隙中的海鱔,。
豆點裸胸鱔Gymnothorax favagineus
鰻鱺目 海鱔科 裸胸鱔屬
海鱔是南海常見的“蛇”形生物。它們體長通常一到兩米,,沒有鱗片的皮膚讓它們在水中滑溜溜的,,嘴里鋒利的牙齒更是讓人不寒而栗,,但它們并不像看起來那樣危險,平時更喜歡躲在礁穴中靜待獵物上門,,偶爾探出頭來,,張開嘴打個哈欠,看起來像是在微笑,。
當(dāng)你繼續(xù)游動,,一道銀光從你眼前一閃而過,迅速消失在海面,。那不是蛇,,而是頜針魚!它們的身體細(xì)長如針,,嘴巴也尖尖的,速度快得驚人,,陽光照在它們銀白色的鱗片上,,像極了一道道飛舞的銀箭。
橫帶扁頜針魚Ablennes hians
頜針魚目 頜針魚科 扁頜針魚屬
海洋世界里的“蛇”形生物可不止海鱔和頜針魚,,如果你耐著性子在海草叢中仔細(xì)觀察,,或許會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尺寸迷你的“蛇”正在緩緩游動。千萬別被它們迷惑了,,這可是高超的偽裝大師——海龍,!擁有細(xì)長身形的海龍,不僅游動緩慢,,姿態(tài)還十分優(yōu)雅,,而且雄性的海龍還會代配偶承擔(dān)孵化幼崽的重任,可謂海洋中的“好爸爸”,。
帶紋矛吻海龍Dunckerocampus dactyliophorus
海龍目 海龍科 矛吻海龍屬
趣說:名中帶“蛇”的奇妙生物
除了長成“蛇”形的海洋生物,,有些生物的名字里直接帶了個“蛇”字,讓人不禁好奇:它們和蛇有關(guān)系嗎,?
棘皮動物 蛇尾
此處的“蛇尾”可非蛇的尾巴,,而是指一類棘皮動物。它們因腕的形狀和運動姿勢似蛇的尾巴而得名,。相較于同屬棘皮動物的海膽和海參,,蛇尾長得更似海星,不過它們的身體(即體盤)較小且身體與腕的分界十分明顯,,所以不難將它們分辨開,。
南海的多樣蛇尾
長枝筐蛇尾Gorgonocephalus dolichodactylus
蛇尾綱 蜍蛇尾目 筐蛇尾科
與海百合共生的棕板蛇尾Ophiomaza cacaotica
蛇尾綱 真蛇尾目 刺蛇尾科
與軟珊瑚共生的錦疣蛇尾Ophiothela danae
蛇尾綱 真蛇尾目 刺蛇尾科
軟體動物 蛇螺
蛇螺,一類腹足綱動物,,因貝殼呈不規(guī)則的彎曲管狀似蛇形而得名,。它們多喜歡藏身在造礁珊瑚中,,并留殼口于珊瑚表面,一旦關(guān)上口蓋,,便可“一夫當(dāng)關(guān),,萬夫莫開”了。
大管蛇螺Ceraesignum maximum
腹足綱 濱螺目 蛇螺科
南海分布
魚類 蛇鰻
蛇鰻,,即蛇鰻科魚類,,是體型較為特化、外形差異較小的一類鰻魚,。它們頭小尾尖體細(xì)長,,身形極似海蛇,個別種類(如斑竹花蛇鰻)還將自己模擬成海蛇的配色,。
斑竹花蛇鰻Myrichthys colubrinus
鰻鱺目 蛇鰻科 花蛇鰻屬
東海,、南海分布
蛇鯖(qīng)
蛇鯖,又名帶鰆,、刀梭,、尖梭、短梭,、油魚等,,是性情兇猛的掠食性中大型魚類,廣泛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較深海域,。大多數(shù)蛇鯖可食用,,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(俗稱“油魚”“圓鱈”等),因它們體內(nèi)富含蠟質(zhì)而易致腹瀉,、嘔吐等,,所以需仔細(xì)辨別小心誤食。
蛇鯖Gempylus serpens
鯖形目 蛇鯖科 蛇鯖屬
東海,、南海分布
蛇鯔(zī)
去年的“南海龍影”一文中曾說過“龍頭魚”,,而蛇鯔就與這龍頭魚密切相關(guān)。蛇鯔與龍頭魚同屬仙女魚目狗母魚科魚類,,兩者不僅關(guān)系親近,、長相相似,且同為經(jīng)濟(jì)種類,,肉質(zhì)細(xì)嫩而味道鮮美,,皆適合油炸、燉煮等方式烹飪,。
龍頭魚Harpadon nehereus與長蛇鯔Saurida elongata
仙女魚目 狗母魚科 龍頭魚屬與蛇鯔屬
我國各海區(qū)均有分布
登場:南海中的劇毒舞者
“南海物說”專欄曾為大家系統(tǒng)盤點過海洋爬行動物,,其中便有海蛇。海蛇,,爬行綱有鱗目眼鏡蛇科動物,,全世界現(xiàn)有70余種,,全部有毒。絕大多數(shù)海蛇生活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,,少數(shù)種類也可見于溫帶海域,。
海蛇分“真海蛇”和“海環(huán)蛇”兩類。真海蛇,,即海蛇亞科動物,,與大洋洲陸生蛇類有親緣關(guān)系,已完全適應(yīng)海洋環(huán)境,,絕大多數(shù)海蛇屬于此類,。
真海蛇
龜頭蛇身的龜頭海蛇Emydocephalus ijimae
比較原始的種類 鼻孔有瓣膜 只吃魚卵
福建、廣東,、臺灣沿海分布
短粗胖的平頦海蛇Hydrophis curtus
最典型的特征是較其他海蛇粗短的身體
南海分布
腦袋長角的棘眥海蛇Hydrophis peronii
也稱角海蛇,、角眼海蛇
以頭部鱗片的角狀突起而得名
南海分布
李小龍配色的長吻海蛇Hydrophis platurus
長著黃黑配色的身體和極長的吻部
在海蛇中獨一無二
海蛇基本只分布于印度洋
和西太平洋沿海地區(qū) 但長吻海蛇是個例外
它們廣泛分布在從非洲向東穿過太平洋
到美洲西海岸的公海中
海環(huán)蛇,即扁尾海蛇亞科動物,,身體表面具有交替的黑色帶和灰,、藍(lán)或白色環(huán),與亞洲眼鏡蛇有親緣關(guān)系,。海環(huán)蛇無法完全脫離陸地環(huán)境生活,需在陸地交配,、產(chǎn)卵等,,種類較少。
海環(huán)蛇
藍(lán)灰扁尾海蛇Laticauda colubrina
又名黃唇青斑海蛇 上唇黃色
扁尾海蛇Laticauda laticauda
又名黑唇青斑海蛇 環(huán)紋較藍(lán)灰扁尾海蛇明顯 上唇呈暗褐色或淺藍(lán)色
半環(huán)扁尾海蛇Laticauda semifasciata
兩類海蛇比比看
雖為眼鏡蛇的近親,,擁有劇毒,,但海蛇大多性情溫和,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,,且事實上,,海蛇的毒牙很短,毒液輸出量有限,,因此造成人類死亡的情況也很少見,。
結(jié)語:海洋里的蛇影奇觀
南海里的這些“蛇”影,無論是形似蛇的海鱔,、飛馳如箭的頜針魚,,還是真正的海蛇,它們都展現(xiàn)出大自然令人嘆為觀止的創(chuàng)造力,。這一幅幅令人目眩神迷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圖景,,也令我們本次的海洋探險充滿了美妙和驚喜。
下一次,,當(dāng)你踏上海灘或潛入海底,,不妨去追尋下這些神秘的“蛇”蹤,。也許你會與它們擦身而過,不期而遇,。大自然的奇妙與生命的多彩多樣,,也有更多等待著你去探索發(fā)現(xiàn)!
知識鏈接:南海物說 | 南海里有“鼉”嗎,?說說那些南海里的爬行動物
歷年回顧
撰文:方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