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志︱一器一韻,,聊聊古人的“干飯”器具
孔子曾說:“食不厭精,,膾不厭細”,。中國數(shù)千年文化傳承,,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至今,,我們不僅擁有了豐富精致的菜肴,,更有了數(shù)之不盡的,、與之相配的精美食器,。而在東方文化的語境里,,食器有時甚至高于食物本身,,如清代詩人袁枚所言:“美食不如美器,斯語是也”,。本期我們一起來探尋藏在南海館里的這些飲食器具吧,!
制食器
自古以來,飲食便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,。自先秦以來,,青銅鼎不僅是禮制的象征,更是制作食物的實用器具,。青銅鼎體量大,,紋飾精美,透露出一種莊重與神秘,每一件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與智慧,,彰顯著古代工藝的精湛與輝煌成就,。
西漢青銅三足鼎
品鍋,則是另一種貫穿古今的烹飪器具,。與青銅鼎相比,,品鍋更加小巧精致,但同樣實用,。一鍋涮遍天下美味,,煮盡人間佳肴。品鍋的使用極為廣泛,,無論是宮廷宴席還是民間聚餐,,都能見到它的身影。它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實用的功能,,成為了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餐具之一,。
清康熙廣彩花卉紋品鍋
清廣彩開光人物花卉紋品鍋
清青花山水紋品鍋
盛食器
除了制食器外,盛食器同樣承載著古代飲食文化的重要內(nèi)涵,。南海館的盛食器具,,造型各異、裝飾精美,,每一件都散發(fā)著獨特的韻味與魅力,。它們或簡約大方、或繁復(fù)華麗,,但都以其特有的方式,,詮釋著古人對于飲食藝術(shù)的深刻理解與追求。
清花卉紋琉璃高足盤
桃形輪廓,,承載著往昔的精雕細琢,。
清雍正銅胎畫琺瑯松鶴雙鹿紋桃形碟
四方食事,不過一碗人間煙火,。
清銅胎畫琺瑯花鳥紋碗
一盒盛滿五谷豐登,,懷藏著無盡的溫暖與思念。
清黑漆嵌螺鈿“團花雜寶”紋捧盒
銀質(zhì)茶壺,,古樸典雅,,別有一番韻致。
清光緒銀鏨刻竹紋茶壺
“詩酒趁年華”,,執(zhí)壺里滿裝微醺醉意,。
清銀鏨刻花卉紋三足執(zhí)壺
進食器
一勺一匙,記載著古人對餐具使用的演變軌跡,,也盛著當下的平凡,,在時光中延續(xù)著歷史的韻味。
清青花花卉紋湯匙
清青白釉湯匙
在眾多文化瑰寶中,這些飲食器具雖然只是其中微小的一部分,,但它們卻生動地展現(xiàn)出歷代人民追求美好的日常生活,。這正應(yīng)了“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”的古訓,,餐桌雖小,,卻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獨特的飲食文化。
撰文:盧楊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