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創(chuàng) | 東坡筆下意,,海島萬里春
節(jié)選自《獨覺》
宋·蘇東坡
紅波翻屋春風起,,先生默坐春風里,。
浮空眼纈散云霞,,無數(shù)心花發(fā)桃李。
九百多年前的一個春末,,蘇東坡踏上前往海南儋州的旅途,。這個遠在天涯,遺世獨立的海島,,因為東坡居士的到來,,被賦予更多春天的生機與活力。
海南的春天,,是什么樣的呢,?
是海上輕輕吹過的微風,帶著潮濕的水汽,,拂過每一片椰林,;
是窗外簌簌落下的小雨,滋潤遼闊的土地,,給島嶼披上新綠,;
還是山坡上盛放的杜鵑,一叢叢,,一簇簇,,唱起春天的贊歌。
故此,,中國(海南)南海博物館與重慶九龍沉香博物館聯(lián)合推出“春風里”文創(chuàng)套裝,,為您講述一段關于蘇東坡與海南的故事~
以“天涯之春”為靈感,“春風里”文創(chuàng)套裝,,選取蘇東坡千古名方“雪中春信”改良的盤香和獨具海南風味的五指山水滿鄉(xiāng)紅茶,,搭配分別以我館館藏文物“宋·青白釉菊瓣紋印花粉盒”“宋·影青花口斗笠盞”為原型設計的黑檀木纏枝花卉紋香盒和影青盞。
雪中春信 盤香
蘇東坡愛香,,現(xiàn)存的香方中許多與他有關,,諸如蘇內(nèi)翰貧衙香,、聞思香等等,而其中最為人們所稱道的便是“雪中春信”,。
傳說中,,蘇東坡潛心研制七年,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里,,命侍妾朝云取來九百九十九朵梅花花蕊中的雪水,與十余種香料細細調(diào)和,,終于制得這道流傳千古的“雪中春信”,,融合了雪魄梅魂與赤誠匠心。這支香中有蘇東坡的風骨意氣,,如一點寒梅,,于大雪中而知春之將至。
蘇東坡想要表現(xiàn)的,,是初調(diào)的寒涼之后,,漸漸升騰圍繞的暖意;是清苦與寒冷中,,彌漫在空氣中希望的味道,。
黑檀木纏枝花卉紋香盒
古典香事中,香方與香具是一體兩面,,互為注腳,。所以與“雪中春信”香所匹配的香具,是一只黑檀木盤香盒,。
香盒的靈感來源于我館館藏文物“宋·青白釉纏枝花卉紋粉盒”,。粉盒盒蓋上繁復致密的纏枝花卉紋,枝葉首尾相連,,層層纏繞,,連綿不斷,被稱作“萬壽之花”,,有富貴吉祥之意,。所謂“花好月圓人長久,海清河晏一世安”,,圓形的器物上用滿花纏枝,,不僅視覺上更飽滿,也寓意團圓美好,。
海晏河清,,團花為證,用一個沉眠海底的宋代粉盒來載“雪中春信”,,別具匠心,。
五指山水滿鄉(xiāng)紅茶
月夜汲水,,夢里煮茶,山野問茶,。蘇東坡在海南的時日里閑來無事,,掬水月在手,渴飲農(nóng)家水,,連飲的茶水也格外香甜,。其更是留下千古詩章《汲江煎茶》,被后世茶人奉為茶詩中的翹楚,。
海南五指山水滿鄉(xiāng)的紅茶“冠諸黎山,,久已有名”。南海的陽光雨露滋養(yǎng)了兩宋冠絕天下的海南沉香,,也孕育了風味不同的茶葉,。
紅茶入口溫潤,回甘醇厚,,對腸胃比較友好,。茶葉條索肥壯,香氣清高持久,,適合日常飲用,。
影青盞
與水滿鄉(xiāng)紅茶相配的影青盞,靈感來源于我館館藏文物“宋·影青花口斗笠盞”,。
茶盞形如斗笠,。“斗笠盞”是宋代常見的茶器形制,,敞口深底原是方便斗茶時攪拌等動作,,但因它整體形狀酷似倒過來的斗笠,在斗茶之風逐漸消散以后,,依然作為一種文房雅器保留下來,。
春風起,春水生,。
春花發(fā),,春草盛。
當春天再次降臨千年后的海南,,
焚起一爐雪中春信,,
泡一壺茶,細細品味,。
歡迎打開支付寶掃碼選購
文字編輯:李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