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云”上賞文物第九期 | 金兔獻(xiàn)珍寶 文物賀新春
爆竹聲聲穿云霄,,
又是一年春來到,,
寅虎闊步向山林走去,
卯兔輕快地朝我們奔來,。
新春的氣息悄然而至,,
我館館藏文物們似乎也感受到了新春的召喚,,
想要用自己的方式給大家送去專屬的祝愿。
清 黃花梨嗩吶
嗩吶聲聲響,,來年步步高
嗩吶是中國傳統(tǒng)雙簧木管樂器,,具有發(fā)聲穿透力強(qiáng)、富有感染力等特點(diǎn),,此嗩吶為清代文物,,由海南本土珍貴植物——黃花梨加工制成。嗩吶聲一響,,來把新春鬧,,一曲《百鳥朝鳳》,看萬物復(fù)蘇,,生機(jī)勃勃,;一曲《全家福》,,享闔家團(tuán)圓,,福滿廳堂;一曲《社慶》,,聽歡歌笑語,,喜迎新春。
元 青釉蓮瓣紋雙魚洗
碧潭雙魚賀新春,,紅運(yùn)五福慶余年
雙魚素有吉祥福祿之意,,常作為紋飾出現(xiàn)在配飾、日用器物當(dāng)中,,寄托了中國古代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與期盼,。此洗出水于中國南海,器形圓潤,,釉色純凈,,碗底飾有雙魚紋,注水于洗中,,輕輕搖晃,,可見水動魚游,,雙魚似在追逐嬉戲,又似爭食搶物,,置于青釉洗中,,一幅碧潭魚戲圖仿佛就在眼前。魚在中國傳統(tǒng)語境中也有“年年有余”之意,,元青釉蓮瓣紋雙魚洗也用自己的方式,,在向大家傳遞著“年年有余”的美好祝愿。
民國紅木鑲螺鈿福祿壽插屏
春夏秋冬春為首,,福祿壽喜福當(dāng)先
福,、祿、壽三星是我國民間最受歡迎的三位福神,,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供奉,,除了以塑像的形式出現(xiàn),我們也常常能在年畫,,屏風(fēng)等裝飾品上見到福祿壽,,正如這件民國紅木鑲螺鈿福祿壽插屏,就將福祿壽繪于插屏之中,,畫中三神各執(zhí)法器,,并攜一持蓮?fù)樱瑸樘煜律n生送去福氣好運(yùn),,畫框之上還鑲嵌有螺鈿裝飾,,又多添了幾分喜慶吉祥之意。大年初三正是迎財神之日,,你瞧,,福祿壽這不就如約而至了嘛。
民國牙雕“三羊開泰”圖插屏
三羊開泰迎灶神,,五福報喜送吉星
“三羊開泰”原為“三陽開泰”,,因“羊”與“陽”諧音,故也作“三羊開泰”,,《宋史·樂志》有言:“三陽交泰,,日新惟良?!比蜷_泰寓意著吉亨興盛,、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。此插屏為牙雕,,體積小巧,,做工精致,一面刻有三女奏樂圖,,另一面則刻有三羊嬉鬧食草圖,。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神的日子,,又稱“羊日”,故又有“三羊開泰迎灶神”的說法,。
現(xiàn)代李可染牧牛圖立軸
財神如約至,,勤勞勿缺席
牛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是勤勞的象征,人們常用“老黃?!眮硇稳莨ぷ髑谇趹?、任勞任怨的人,。李可染作為畫牛大師,,所繪的這幅牧牛圖更是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牛勤勞苦干的特質(zhì),畫中牧牛童背著斗笠,,站在老牛背上折梅花,,而腳下的老牛則低頭吃草,童子的稚嫩與老牛的滄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,,而畫中的梅花又與這一人一牛相映成趣,,鄉(xiāng)土風(fēng)情與童真稚氣在此畫中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俗話說大年初五迎財神,,這幅牧牛圖似乎也在告訴著我們:供財神勿忘勤為先,。
唐 陶馬
春風(fēng)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
馬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象征著強(qiáng)健,、激情與向上,,寓意馬到功成、飛黃騰達(dá),。此陶馬為出土文物,,馬首微斂,馬頸彎曲,,似在計量著前路之長,;戴轡頭,嵌攀胸,,飾瓔珞,,配鞍韉,一幅整裝待發(fā)的神態(tài),;馬腿健碩,,馬尾細(xì)長,善奔跑而無懼坎坷,,行千里而不畏艱辛,;眼神堅毅,目光如炬,,似要踏遍萬里河山,。大年初六是“馬日”,,唐陶馬也在祝愿著我們在新的一年里馬到成功、一馬當(dāng)先,!
元青花“壽”字紋小碗
福壽安康春常在,,平安喜樂景永存
長壽安康這一美好愿望早已烙印在我們的基因里,與“壽”字有關(guān)的文物歷朝歷代均有發(fā)現(xiàn),,元代青花瓷中更是有大量繪有“壽”字紋的瓷器被發(fā)現(xiàn),,這件元青花“壽”字紋小碗便是其中之一。此碗出水于中國南海,,碗心繪有“壽”字紋,,寓意延年益壽、長命百歲,。初七是年假的最后一天,,很多人即將回到工作崗位開始新一年的工作,無論工作多辛苦繁忙,,也要保重身體,,元青花“壽”字紋小碗也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長壽安康、福祿常在,。
擬稿人 | 文洋